杂酱面哪的好吃?
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,现在在南方上大学的孩子来说,我还是比较喜欢北方的杂酱面的。和陕西的臊子面一样,是陕西著名面食之一。 一般由菜码、酱油、豆瓣酱、先炒熟的肉丁(如五花肉)等做成。吃的时候将面条煮熟后捞起,拌上酱料即可食用。
1.做杂酱,最好选择五花肉或者猪后腿肉,肥肉相间的更好。当然也可以纯瘦肉。把猪肉洗净切成小丁,用料酒、胡椒粉、盐腌制片刻;
2.准备好葱、姜、蒜,如果是吃辣的可以准备干辣椒、泡椒或是剁椒。如果喜欢脆一点的黄瓜可以切点黄瓜丝。青菜适量;
3.小火加热锅中的油,放入切好的葱姜蒜爆香,然后下入肉丁进行翻炒,待肉变色后加入豆瓣酱和老抽继续翻炒,等到锅中冒泡,香气四溢时就可以关火了;
4.准备一个平底锅,倒入适量的油,把切好的黄瓜丝放到锅里爆炒,随后加入适量的醋和白砂糖调味,喜欢吃辣的可以在最后放一点辣椒进去。当闻到黄瓜香味时就可以了。
5.另外起锅烧水,等到水沸时下面条,等到面条煮好时捞出过下凉水,这样可以使面条更筋道有嚼劲。然后捞起面条,在碗中加入适量黄瓜丝、青菜,再舀入两勺杂酱,用筷子拌匀就可以吃了。这样一碗正宗的北京炸酱面就做好了! 除了北京的炸酱面,天津的三鲜炸酱面也很受欢迎。三鲜指的是鸡蛋、虾仁与青豆。在酱里放上鸡蛋与虾仁,再用淀粉勾芡,使酱汁变得浓稠,这样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条就做好啦!
酱杂面儿看似简单,可是里面的门道多着呢。比方说熬那酱肉,用料讲究,牛肉还有五花三层的生肉得放上。花椒,桂皮,茴香,大料啥的也是少不了的。上锅煮开了,再加水,用文火那么一炖,炖上个把钟头,得把肉炖到一夹就散的程度才行。这还不够,还要上平底锅翻炒,一边炒一边铲子压着那酱肉,把那酱肉铲成糊状。这时再加甜面酱和豆瓣酱,加水继续煮。等到熬出锅巴了,才算真的熬好了。你瞧瞧,不就是熬点儿酱杂吗?就得这么个程序,真够折腾人的。
和面的时候在面粉里加点儿盐水,面要和的硬点儿。擀面条时,擀杖底下要撒白面。面条擀好了,切的时候要切得细。切好了,用两根筷子扎着提着上下那么一抻,下入开水锅中煮。用笊篱捞到平底盘子,浇上卤子。浇卤子也有讲究,要先浇上卤汤,然后再放上酱杂。再放上青蒜沫,熟豆芽,辣椒油,浇上醋蒜汁。这醋蒜汁也很讲究,是把蒜瓣捣碎了,然后用高醋那么一腌。说不准这醋还是哪个老缸里存放多年的泡醋呢!那味道够香。
面条有宽有细,有手擀面,机器压制的挂面也有。可我却认为还是抻面最好。
面条儿虽然没有米面香,可我觉得比米面好的是容易消化。我这人身体不太好,医生让我多吃面食。面条是面食中最好的。
我爱吃面。
我从小就爱吃面。有次我一个人到楼下的小馆儿,点了一大碗炸酱面,拉上那位服务员,坐下来同吃。那小伙子瞅着那碗面条,咂着嘴,说:唉,要是我能天天吃面条儿就好了!我说:嗨,这有什么难的,以后你开个小馆儿,想吃多少面条就吃多少。小伙子苦着脸说:开馆子的哪有时间吃面条儿呀。这我倒真的没想到,就说:哦呀,那可就麻烦了!小伙子笑了,还很得意:我开个面条馆儿不就行了。我说,那好呀!小伙子很兴奋,说:对,我就这么干!后来这小伙真的开了家牛肉面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