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鸡是怎么做的好吃?
欧炫最佳答案
我做的不是咸鸡,是风鸡肉(云南风味) 原料:土鸡一只或草公鸡半只。
配料:八角、草果、桂皮、生姜、干辣椒、花椒、老抽、生抽、料酒、白糖;
制作方法如下 一、把土鸡清洗干净,沥干水分备用 二、热锅注油,烧至三成热时,放入干辣椒、花椒、姜片爆香 三、随后下土鸡,煎至两面焦黄,加入八角、草果、桂皮继续煸炒出香味 四、注入清水,水量没过鸡身即可 五、加老抽、生抽、料酒、白糖调味后煮开,再转中小火焖煮半小时 六、等汤汁收干,出锅撒上葱花点缀 这样一道美味的风味鸡肉就做出来啦!是不是很简单呢~ 这样做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嫩,咸香味美,非常好吃哦~
咸鸡是客家人最传统且平常的咸味菜肴。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,必有一只咸鸡上席。客家人不论迁徙到哪里定居,都要带上一袋咸鸡腌制的盐巴,可见腌制咸鸡是世代客家人的烹饪心得和饮食习惯,而我所腌制的咸鸡,传承了母亲和外婆的手艺,每次制作,心里都感到异常的虔诚与兴奋,因为这咸鸡寄托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!
腌好的咸鸡,有黄有黑,或可煎、或可蒸、煎蒸后的咸鸡,咸淡适中、外酥里嫩、鲜香诱人、味道绝佳,真想把天下美食都搬来与之分享。
食材用料:
(1)、当年阉割好的老公鸡一只,此鸡也叫乌鸡、童子鸡、二母鸡、三年鸡,这种鸡,肉嫩,味鲜、骨硬、耐煮炖,且肉香骨酥,营养丰富,鸡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,其滋补效果优于其他品种的鸡,客家人有“常吃二母鸡,百病不沾身”的说法。
(2)、制作咸鸡的盐,要选用当年腌制的酸菜缸里的盐或农村老盐缸里面的盐,这样的盐,经过反复的浸润和发酵,已成了盐的活化剂,腌制食物味更鲜、更耐久,比一般的盐要好得多,我用的就是老家盐缸里的陈年老盐,有浓浓的乡情味道。
制作过程:
1、将宰杀的鸡肉晾干水分,以利于入味,老母鸡宰杀,比较麻烦,因为下刀时,鸡皮很硬、且紧,下刀后,很难顺利将皮剥出,所以杀好的鸡肉,刀口处要用刀背反复敲打,使肉与皮初步分离,好剥鸡皮。
2、找一个大些的盆缸,将水烧开,把宰杀好的鸡肉放入锅中,待开水沸腾,用勺子舀点开水往鸡皮上浇几次,这样可以把鸡皮收紧,反复浇几次水后,将鸡肉放在锅中煮片刻,捞出,控水备用。
3、把准备好的老盐用碗盛好,用小火炒热、炒干燥,以便杀菌消毒,然后盛出来晾凉备用。
4、把焯水后的鸡肉晾干,然后抹上少许老盐,把鸡腔、鸡腿等腔隙处都依次抹上盐,然后抓捏鸡腔的内壁和鸡腿等处,把盐味揉进去。
5、在鸡腔表面和各处均匀地抹上一层厚厚的盐,并不停地抓捏、揉搓鸡肉及鸡腔内壁,使鸡肉充分吸收盐分,在抓捏揉搓中,鸡肉开始出水,把鸡肉翻动几下,以便均匀受盐,并再次抓捏揉搓鸡肉,直至鸡肉不出水,开始变干。
6、把处理好的鸡肉放在盆钵中,上面在撒一层薄薄的盐,再把压石头压在鸡肉上,这样更利于鸡肉继续出水,使肉质更干爽、更结实,盐味更入味。
7、第二天,把经过12小时腌制的鸡肉翻一次身,把鸡肉腔和身体各处又重新抓捏揉搓一遍,使鸡肉进一步脱水和更好的腌制入味,继续压上重物腌制,第二天继续把鸡肉翻个身,之后每天把鸡肉翻个身,大约一个星期后,咸鸡被盐巴基本催干、发黑,咸鸡腌制完成。
8、咸鸡腌制完成后,要放在干爽明亮的环境中晾晒,使咸鸡继续脱水干爽,干爽后的咸鸡要放入塑料袋中扎紧,或用玻璃瓶密封保存,我习惯把咸鸡直接放在竹簸箕或竹篮中,盖上一层纱布,长期挂在通风干燥处。
9、我制作的咸鸡,有黄、有黑,黄的是咸鸡腌制一天后就晾晒干制作的,黑的是腌制一个星期后制作的,黄鸡口感清爽、色泽明亮,黑鸡咸味足,口味醇厚,各有特色,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选择制作。
10、煎咸鸡(蒸咸鸡)时,要多放些油,油开后,下几颗大蒜与咸鸡一齐煎,使大蒜的香味渗入咸鸡中增香提味,煎咸鸡要多煎一会,要煎出“爆米花”一样的酥脆感。
煎好的咸鸡,表面呈金黄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