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公蟹还是母蟹好吃?
母螃蟹,阳澄湖大闸蟹,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。 以前不觉得大闸蟹有多大,就是普通螃蟹大一点嘛。直到去了一次阳澄湖,人家给我捞了一只刚刚脱完壳的小闸蟹(刚脱壳的大闸蟹全身嫩黄的肉质),那个味道才真的深刻体会到「鲜」这个字到底什么意思。
后来我就每年都去一次阳澄湖,带一只回家吃,我家人吃的津津有味,问我这是什么螃蟹,我说阳澄湖大闸蟹啊! 不过现在没有以前好买了,现在都是打包好了的礼盒,我买的那家好像也搬到线上了,你们可以去搜一下。
还有这家,价格比刚才那家贵一些,但味道也是极好的!公蟹膏特别多,肥美得流油的那种! 母蟹黄特别多,一口咬下去,满口留香! 我一般买来都是清蒸,蘸着醋和酱油吃,味道好极了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大闸蟹性寒凉,有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朋友,建议少量食用,或者配着吃些姜汁祛寒。
秋季是螃蟹最肥美的时候,作为食客,究竟挑选公蟹还是母蟹呢?从肉质味道来说,公蟹的蟹肉较多,且肉质细嫩甘美,味道鲜美,而母蟹的蟹黄丰满,油多而不腻,鲜香异常,两者不相伯仲。公蟹的肉质比母蟹更扎实更有嚼头,母蟹比公蟹更香更油润。
挑选熟蟹的时候很简单,母蟹呈橘红色,油光发亮,色泽鲜艳,而公蟹的色泽比较暗。生蟹就看蟹肚,公蟹蟹肚为青色,母蟹蟹肚为灰色。若是蒸熟以后再辨认,则可用一根手指弹击蟹壳,响亮者为公蟹,哑声者为母蟹。
母蟹身小而壳软,入冬后体重一般只有一二百克,远远低于公蟹,所以它缺乏壮实的蟹肉,代之以营养丰富的蟹黄,人们吃了不仅味美,而且养颜。母蟹的蟹黄被中医称为“黄”,性平味甘、咸,具有祛痰消肿之功。中医认为,人体内痰湿壅盛的人容易患支气管炎、慢性胃炎、乳腺炎等疾病,母蟹可以用来调理。此外,母蟹还能利小便、清湿热。中医认为,肝藏血,黄能入肝,常吃母蟹还可调养女性的肝脏。
公蟹个头大,壳硬而肥厚,有丰满的蟹肉,它性寒、咸。中医认为,寒主肃杀、收敛,常用来治热,而咸味入肾,所以公蟹对于肾热患者有清补的作用。肾热患者常见症状是腰膝酸软、尿黄、口干、易怒、失眠等,所以体质壮实者宜多吃公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