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煮鱼怎么做好吃?
四川雅安的蒙顶山,因“雨雾蒙蒙、烟云滚滚”而得名。这里群山环抱,林木葱郁;有“西蜀漏天”之称。 1959年,在修建宝兴县发电站时,意外发现了一条古老的天然溶洞,其中生长着一种古鱼类化石,经考古鉴定,这条溶洞约形成于千万年前的冰川时期,而鱼化石的身体已高度钙化,无法辨别它属哪一类鱼类。于是,科学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——汤子庙鱼[1]。
20世纪80年代初期,有人在雅安市郊的青衣江中捕捞到一条形似鲶鱼的鱼,身长约40厘米,重约3公斤,通体黄色,无鳞膜,背部呈暗红色,有黑色斑点。它的鼻孔朝天,口周围长着一张血盆大口,上颌尖利如锥,下颌勾曲似钩,牙齿密密麻麻。由于体内含有较多色素,鱼肉为浅棕色。其营养价值较高,味道也十分鲜美。有人把它做成酸辣汤,味道好极啦! 当地人都称之为“土鲶鱼”或“黄辣丁”。
“土鲶鱼”的名字听起来很陌生,其实它就是泥鳅的一种,属于淡水底层小型鱼类,喜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地方,杂食性,以动物性食物为主,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北部沿岸及岛屿的河流和湖泊中。 2018年8月的一天晚上,我来到成都玉林西路的一家小酒馆里,点了一盘煎鸡蛋、一盘腌黄瓜、一盘花生米和一大碗土煮鱼。店主人给我端上一盆用瓦罐炖好的汤汁,汤里铺了一层绿油油的香菜。 他告诉我,这汤里有豆鼓、泡姜、泡辣椒、葱花和胡椒粉,但是没放盐,因为咸味已经进到了鱼肉里面。他让我趁热喝了,不然很快就会变凉。果然,这汤既鲜香又浓郁。 我把鱼吃了个精光,把汤喝了个底朝天。这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鱼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