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内蒙羊肉好吃?
首先,内蒙的气候条件是决定羊肉品质的关键因素。 内蒙古地处北方草原地带,受季风影响,全年降水量不足400mm且十分集中,蒸发量大,空气通透,土壤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(这些物质同样丰富地存在于地下水之中)。在这样的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羊,喝的都是纯天然矿泉水、吃的是天然草料,当然不肥腻;
其次,涮羊肉讲究的就是肉本身的香味和鲜嫩,在内蒙吃涮羊肉,基本上没有什么膻味,这与内蒙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。蒙古高原是一个封闭的大陆性气候区,这里日照时间最长、紫外线辐射最强,加之昼夜温差大,所以植物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积累丰富的营养物质,这些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浓缩到羊肉身上,使羊肉的营养价值高、膻味低。而外地的羊肉即便用香料去膻,味道还是不如内蒙羊肉新鲜纯正。
涮羊肉用的锅底也是大有讲究的。一般涮羊肉都是清水锅底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持羊肉本真的味道。但如果是清汤锅底加上适量葱姜,又能去除羊肉的膻味。要是再加些海带或豆腐,还能减轻肠胃负担(吃完火锅再来盘水果沙拉,爽!)
其实啊,现在很多美食文章都讲究一个“源”字,什么“源于康熙”、“源起乾隆”之类。我说这涮羊肉的起源啊,就与清朝有关。在《调鼎集》里就有记载:“涮羊肉,以羊肉薄切割,以开水涮之,蘸酱食之,极鲜嫩,为酒家美味。” 这本书成书于乾隆年间,说明在清代初期就开始流行这种吃法了。而现在内家的涮羊肉基本保持了这个传统——清水锅底、手切羊肉。之所以说它与清宫有关,是因为我怀疑这是御膳房推出的菜品。理由嘛,清廷对饮食要求极高且富有贵族气,不像咱们民间吃得那么随意,既然都已经用上了铜锅,干嘛不用砂锅呢?反正这吃法又没人记得祖上吃过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