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内蒙羊肉好吃?

晏慧民晏慧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首先,内蒙的气候条件是决定羊肉品质的关键因素。 内蒙古地处北方草原地带,受季风影响,全年降水量不足400mm且十分集中,蒸发量大,空气通透,土壤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(这些物质同样丰富地存在于地下水之中)。在这样的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羊,喝的都是纯天然矿泉水、吃的是天然草料,当然不肥腻;

其次,涮羊肉讲究的就是肉本身的香味和鲜嫩,在内蒙吃涮羊肉,基本上没有什么膻味,这与内蒙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。蒙古高原是一个封闭的大陆性气候区,这里日照时间最长、紫外线辐射最强,加之昼夜温差大,所以植物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积累丰富的营养物质,这些营养物质通过食物链最终浓缩到羊肉身上,使羊肉的营养价值高、膻味低。而外地的羊肉即便用香料去膻,味道还是不如内蒙羊肉新鲜纯正。

涮羊肉用的锅底也是大有讲究的。一般涮羊肉都是清水锅底,这样能最大程度保持羊肉本真的味道。但如果是清汤锅底加上适量葱姜,又能去除羊肉的膻味。要是再加些海带或豆腐,还能减轻肠胃负担(吃完火锅再来盘水果沙拉,爽!)

其实啊,现在很多美食文章都讲究一个“源”字,什么“源于康熙”、“源起乾隆”之类。我说这涮羊肉的起源啊,就与清朝有关。在《调鼎集》里就有记载:“涮羊肉,以羊肉薄切割,以开水涮之,蘸酱食之,极鲜嫩,为酒家美味。” 这本书成书于乾隆年间,说明在清代初期就开始流行这种吃法了。而现在内家的涮羊肉基本保持了这个传统——清水锅底、手切羊肉。之所以说它与清宫有关,是因为我怀疑这是御膳房推出的菜品。理由嘛,清廷对饮食要求极高且富有贵族气,不像咱们民间吃得那么随意,既然都已经用上了铜锅,干嘛不用砂锅呢?反正这吃法又没人记得祖上吃过……

楼国静楼国静优质答主

羊肉好吃的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天生的,一个是后天的。先说后天的,内蒙羊肉好吃是因内(蒙)甘(肃)宁(夏)广大牧区都是荒漠半荒漠草原牧区,植物种类相对南方少,生长季也短,牧草开花结籽早,到夏秋季节牧草营养价值大幅度降低,而这些牧区也少有农作物,羊的饲草资源在夏秋两季是贫乏而低质的,因此,当地牧民有夏秋两季给羊补喂盐碱地生产的裸燕麦的习惯,这种燕麦蛋白质含量高,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,饲喂后,可强化羊肉的膻香味,使羊肉更加美味可口。

再一个是内蒙羊本身的原因,因为生长在牧区,吃野草、喝泉水,而且牧区面积广阔,羊运动量大,以致使肉质紧凑、肉味香醇,再加上牧区昼夜温差大,利于营养成分的积累,因此羊肉味道好。

在城市,羊是圈养的,而且以大田作物的秸秆、青贮为主要饲草来源,这些饲草营养好,味道甜,羊好喂也养得快,但肉味就差远了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