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地地道道的山东人,对酱的理解就是大豆、面粉、盐发酵后做成的糊状物,用以涂抹在馒头、煎饼等主食上食用。 直到来到云南,认识了我媳妇儿,她给我做了凉拌黄瓜、泡野山椒(用小米椒和醋泡的辣椒),还有这个——腌苦瓜。 这玩意儿跟我的认知相差太远。我第一次吃到的时候,惊为天人!这特么也能吃?
作为一个在北方长大,又工作在北方的人,对薄饼这种食物一直很有感情。它和春卷、煎饼果子的区别在于制作时擀制的薄厚,而不是做法上有什么不同。我小时候最常吃的是韭菜盒子,现在想想可能是最普通的馅料了,但当时就觉得特别好吃。还有荠菜馅的,春天采的荠菜,揉碎,拌油,和玉米面一起烙制,鲜香味美。
“扒糕”,听起来好像是个“糕”,但其实是个由豌豆淀粉制成的类似凉粉的食品。它的特点是粉质细腻、韧性足而且口感筋道,和一般的米粉、粉条可不一样。
我们家乡有种特色小吃叫馒头,跟北方的馒头不一样,形状比较小而且比较薄,有点像发酵后的贴饼子。做法是先把面擀成薄薄的饼,然后卷起来切成段,下锅里蒸熟。 我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母亲做的这种馒头了,香香的、软软的非常好吃。
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东人,我对水饺的感情非常深厚,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我一生中超过一半的时间都留在了水饺上——吃饺子、做饺子、闻饺子、品饺子。 记得小时候,每逢过年的时候,妈妈就会忙着剁馅子、和面团,我做擀面杖,爸爸烧火,弟弟捣蒜泥,奶奶在旁边盯着,生怕我们拌进醋或者辣椒。
你好,我是广东人,所以我做的煎焗菜是以粤语“煎焗”的意思来制作的(普通话中我没有找到这个字,所以用粤语拼音标注),它和烧、焖、炒一样是最最基本的技法之一。